宋丹丹桃花坞是我最后一份工作

发布时间: 2024-06-24 21:17:06
882
16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作者:王伊诗近日,有一个视频在养宠圈中广泛流传,引无数养宠人士潸然泪下。视频的主角是动物行为专家HeidiWright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HeidiWright以她的能力为媒介,将导 ...

(原标题:又找补?菲律宾高官称:欢迎中国投资)

自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不断单方面挑动南海问题,导致地区局势持续加剧。不过,菲方官员6月20日又表态称,希望“将经济和政治分开”,继续欢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同时,有菲律宾商业团体发布声明,强烈谴责菲律宾军方在南海地区持续作出的骚扰行为。

据日媒《日经亚洲》报道,当地时间6月20日,菲律宾国家经济与发展局局长阿塞尼奥·巴利萨坎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一场圆桌会议上表示,菲方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的投资和贸易持开放态度。

又找补?菲律宾高官称:欢迎中国投资

阿塞尼奥·巴利萨坎表示希望“将经济和政治分开”(图自《日经亚洲》)

巴利萨坎继续称:“我们的立场是,我们不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设置不必要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他补充说,为了经济增长,菲律宾“需要获得投资和出口”,他希望“将经济和政治分开”。

世界银行6月4日发布最新一期《菲律宾经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菲经济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预测2024年菲经济将同比增长5.8%,较2023年5.5%的增速进一步上升。

《报告》预测,菲律宾经济在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4年至2026年增长预期分别为5.8%、5.9%和5.9%。

这一增长动力主要源于家庭消费的强劲增长、服务业的持续走强、全球商品需求反弹带来的贸易改善以及旅游等行业的稳步复苏。

《报告》指出,菲律宾经济增长也面临不少挑战。高于预期的通胀、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都可能对增长前景构成威胁。特别是菲律宾近期经历的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可能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将导致菲国内粮食供应紧张,从而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英国《金融时报》5月曾报道称,杜特尔特政府时期,菲律宾与中国建立了更紧密的经济关系,但马科斯上台后的对华态度同其前任政府大相径庭。然而,菲律宾在吸引外资方面落后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已有十多年,尽管2018年后对菲投资急剧下降,中国至今仍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外交部网站数据显示,中国是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国是菲律宾最大贸易伙伴(《金融时报》制图)

2023年,双边贸易额719亿美元,中国对菲全行业投资1.7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上的菲律宾香蕉正在减少。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今年前4个月,菲律宾向中国出口的香蕉在数量上减少1/3,从而把多年来一直把持的中国最大香蕉进口来源国的位置拱手让给越南。

气候以及价格等原因外,地缘政治因素也是菲律宾香蕉出口中国减少的原因。

6月初,中国香港《南华早报》曾援引两名菲律宾驻华外交官员的话,菲律宾希望继续开拓中国的热带水果市场,同时希望吸引中国投资,尤其是在遭美西方打压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领域。

菲律宾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洪福盛(Emmanuel Ang)表示:“菲律宾致力于促进稳定的中菲关系,并就双边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任何问题进行密切沟通。

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中,我们与最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关系将保持强劲、稳定和稳步增长。”

当前,菲律宾国内越来越担忧中菲紧张关系将进一步影响该国经济,菲官员同样开始敦促美国、日本等国加大贸易和投资。

菲贸易与工业部长阿尔弗雷多·帕斯夸尔此前接受采访时称:“如果我们保持经济安全,便有能力加强国防能力;反之,我们就不能转移或利用资源用于国防。”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观察者网、中国新闻网、环球网等

延伸阅读

女副手辞职亲姐姐要调查美国,小马科斯的日子会很难过

菲律宾最近事真不少。在南海,频频搞事,也就等着被人教训吧。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发言(资料图)

在国内,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头要大了。具体来说,起码有两件事,可能让他很难处理——

其一,菲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提出辞职!

其二,菲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小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提出,要对美国五角大楼在疫情期间针对中国的“秘密宣传”进行调查。

海叔要说,如果无法处理好这两位女士提出的事儿,这小马科斯恐怕日子会很难过,甚至会想,这总统还做不做了?

1

先看莎拉·杜特尔特的辞呈。身为菲律宾副总统,她倒还真不是辞去副总统之位,而是告诉小马科斯,自己要辞去菲律宾教育部部长、反叛乱特别工作组副主席。

怎样理解莎拉的举动?是不是她既要与小马科斯保持距离,又想着恋栈,不愿意辞去高位呢?

海叔认为,不好这么理解!

且看莎拉的解释,其实相当清晰明了——

教育部部长和反叛乱特别工作组副主席这两个职务都是“政治任命”,说白了,是小马科斯要她做的。特别是教育部部长,相当于内阁成员。

既然莎拉此前已经对小马科斯表达了许多不满,那自然要把小马科斯给的头衔统统摘了。“你给我的统统还给你!”莎拉的话,都藏在这“还乌纱帽”里,小马科斯该听懂。

至于副总统,莎拉称,这是“民选职位”,也就是菲律宾民众给她的头衔。甚至,在接下来的政治斗争中,莎拉有可能还需要使用副总统这一头衔呢,怎么会交给负心人小马科斯呢?


莎拉·杜特尔特(左)近日递交辞呈

莎拉甚至在当地时间6月19日辞职当天的记者会上称,自己之所以辞去教育部部长职位,并不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恰恰相反,她认为自己的辞职更能达到真正关心教师与学生的目的。

菲律宾总统府通讯秘书切洛伊·加拉菲尔在一份声明中称,小马科斯总统已经接受了萨拉·杜特尔特的辞呈,哪怕这份辞呈上啥理由都没写。而加拉菲尔其后追加的一句话倒是挺逗。其称,“莎拉·杜特尔特将继续担任菲律宾副总统,我感谢她的服务”。

哎,夹在面不和心也不和的总统、副总统当中,感谢个啥哦!

无论加拉菲尔是否真诚感谢,反正菲律宾民众看到的,就是总统、副总统可能决裂。甚至在莎拉·杜特尔特辞职当天,有菲律宾媒体分析认为,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可能决裂。毕竟,如果没有杜特尔特父女的支撑,一度声名狼藉的小马科斯及其家族,很难再次脱颖而出成为掌握菲律宾政权者。


图为杜特尔特(左)和小马科斯资料图

有媒体分析认为,根据独立民意调查,萨拉·杜特尔特本有望在2022年的大选中赢得总统职位,但她选择与小马科斯一起竞选,他们的联盟被称为“团结团队”,最终赢得了压倒性的选举胜利,这也让马科斯得以利用杜特尔特家族的庞大人脉,使得自家家族东山再起。

2

马科斯家族当真要与杜特尔特家族决裂吗?海叔感觉,倒也未必。

毕竟,紧接着莎拉·杜特尔特提出辞职之事,小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突然杀出。


伊梅·马科斯计划推动调查美军抹黑中国疫苗的“秘密行动”(资料图)

据环球网转引路透社报道,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日前对记者称,她计划推动调查美军抹黑中国疫苗的“秘密行动”。因为她认为相关事件可能危及菲律宾人的生命健康。

在新冠疫情期间,菲律宾是感染率最高的国家。

据路透社此前的调查,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年,美国军方曾发起虚假宣传活动,使用冒充菲律宾人的网络账户,在社交媒体抹黑中国疫苗,煽动当地民众对中国疫苗的质疑,并打压中国在菲律宾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按照路透社的报道,其已经发现在社交平台X(前推特)上,至少有300个美军操纵的相关虚假账号,几乎全是在2020年夏天注册的,并采用相同的口号——“中国就是病毒”。其中一个账号还称中国疫苗“就是老鼠药”。此外,这一美军的行动还扩展到全球南方国家,包括中亚和中东。

“我们并没有做好与伙伴分享疫苗的工作,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抹黑中国的疫苗。”路透社的报道,援引了一名参与针对东南亚宣传行动的美军高级军官的话说。不得不说,真乃是大实话哉!

6月17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的回应,含糊其辞,并未有正面作答。


2021年5月,时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接种国药疫苗(资料图)

不得不说,美国方面这样的说法,真是一点儿也不令人感觉奇怪。

由于自身能力建设还没完成,也就是自顾不暇,这时候,美国当然不会去考虑小伙伴的利益——曾经在美西战争后将菲律宾纳入美国殖民地范畴,并屠杀了100万菲律宾人的美国,会在乎菲律宾人的死活?而假设这个时候有另外一股力量能帮到自己的小伙伴,美国什么态度?这态度就是——

我办不成的事,别家也甭想办成。否则,我这老大的脸,还往哪儿搁?

也就是说,在美国看来,美国的面子,比菲律宾的人命更值钱!

倒霉的无非中计的菲律宾民众。

3

海叔更要说一点——

小马科斯刚当上菲律宾总统的时候,起码在对华关系上,是一度秉承了杜特尔特的做派的。他之访华,还提到上世纪70年代随家里大人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这态度,看上去特别友好。

而也有人告诉我,在公派菲律宾进行援助工作期间,自己曾经遇到过小马科斯。那时候还不是菲律宾总统的他,对中国人挺友善的,还邀请中国专家到他家去玩。当然,中国专家当时事务太多,没前往做客。

反正就是这么一个小马科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像吃错药了似的对中国疯狂做出各种动作。

“是不是美国抓住了小马科斯什么把柄,由此把他搞成了一个提线木偶?”有国际政治专家近日如此分析。

那么,面对莎拉·杜特尔特和伊梅·马科斯这两个女人,小马科斯该如何、如何、如之奈何呢?小马科斯处理不好对华关系,难道,还处理不好与两位小姐姐的关系吗?一个是自己的副手、政治拍档,莎拉·齐默尔曼·杜特尔特-卡彪;另一位可真是自己的亲姐姐伊梅啊!

且看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看帖是喜欢,评论才是真爱:

全部回复(1)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