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仪心动

发布时间: 2024-06-29 03:29:22
454
96

来源:智能相对论(aixdlun)作者:王伊诗近日,有一个视频在养宠圈中广泛流传,引无数养宠人士潸然泪下。视频的主角是动物行为专家HeidiWright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HeidiWright以她的能力为媒介,将导 ...

(原标题:北京网友说丨征途漫漫,唯担当者终会抵达)

担当二字,重若千钧。

曾见父辈将盛满庄稼的重担压在肩上,行走时脚板砸在土地上的闷响,至今还在心中回荡;也曾听闻无数革命者的故事,初心所向,前赴后继,让红色烙印落在每一个国人心头;今天,放眼可见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奋斗者,撑起高楼千座、万家灯火……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又过了86载,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念念不忘,总有一种担当引领我们继往开来。

新华社资料图(周凯威 摄)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习近平总书记话语谆谆。在“七一”建党节之际,让我们再次体会“担当”一词中的千钧之力,并从中汲取营养和能量,阔步漫漫征途,不断接近理想的远方。

(一)

回望过去,总能看见那些可爱的背影,为我们负重前行。历史的年轮清晰地记录着一个沉甸甸的事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曾几何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一个百孔千疮的中国,苦厄日深,民生维艰。维新志士谭嗣同喟叹:“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星星之火,萌于微光。1921年,嘉兴南湖之畔,一艘小小的红船驶进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在绝境中迎来新的生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得以新生。

使命在肩,步履不停。百余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棒奔跑,成就斐然。

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不惜惟我身先死”的邓恩铭,再到“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以及“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的焦裕禄……中国人常说,“铁肩担道义”,面对前人筚路蓝缕蹚出的“道”,不负初衷毅然走下去,就是最大的“义”。

历史的担子已悄然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复苏脆弱,地区热点问题频发。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辈若是沉默,还有谁来担当?谁将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一以贯之的追求,也是民族基因里一脉相承的炽热因子。

舟至中流水深处,击楫勇进向前行。距离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大国前行,仍然需我辈接续重担,素履以往!

(二)

环顾当下,总有人肩上有重担,眼里有星光。人民的史诗中始终书写着一个不变的主题——知重负重,勇毅前行。

知重负重,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如果说“知重”是一种觉醒和智慧,那么“负重”就是一种魄力和勇敢。一个人只有明白这副担子有多重,并将其勇敢地挑起,才是真正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主义”。

要敢于担苦。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回忆起自己的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

即使在物质充盈的时代,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有人敢吃苦、能吃苦、会吃苦,在艰苦奉献中成就自我。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燃灯校长”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面对病痛折磨依然咬牙坚持,帮助一批又一批山区女孩改变了命运。她吃下的苦,最终都结出了果实。

要敢于担难。疾风识劲草,难时见担当。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当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更需要知难行难,让更多担当者、挑战者接连涌现。

“最美村官”黄文秀,将青春最美的年华投入乡村建设,把艰难的扶贫路当心中“长征路”,却不幸在工作中被山洪夺去了生命。在她先进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攻坚克难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直到今天,村民们依然怀念着文秀书记:“生活越好,我们越想她。”

要敢于担重。面对日益激烈的未来竞争,只有在重点领域不断实现重大突破,掌握更多国之重器,取得更多重要成果,才能持续加码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在实验室中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工作,才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句“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为国负重的担当。

要敢于担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黑天鹅”随时可能从天而降,“灰犀牛”随地可能狂奔而来。大到一国,小到一民,只有拥有敢于担险的魄力,才能增强应对未知的底气和信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钟南山院士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匆匆踏上开往疫情重灾区武汉的列车,为抗击并有效控制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光辉身影,彰显了“敢医敢言”的国士担当。

(三)

放眼前路,方向是清晰的,道路是泥泞的,每一位赶路人都应当明白——肩上担子沉,脚下的步子才稳。

有经验的驾驶员会知道,当面对泥泞的山路时,适当地给车子增加配重,往往更容易平稳通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亦是如此,需要每一个人身在其位,肩负其责,将担当视为个人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必要“配重”。

党员干部要抢先担当,勇挑重担。常言道:“挑夫看肩膀,干部看担当。”敢担当、勇担当、善担当,是考验干部素养的“试金石”,也是干部奋发有为的“催化剂”。

党员干部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有担当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魄力,也要有担当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觉悟,同时在基层实干中练就一身真抓实干的过硬本领,在人民群众有需要时冲锋在前、担当有为,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曾这样说道:“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如果党员干部都有这样的认识和行动,何愁地方建设不好,人民生活不好。

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无论80后、90后还是00后,中国从来就没有“垮掉的一代”,即使再稚嫩的肩膀,也从未卸下过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

今年毕业季,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王优的毕业演讲视频在网络走红。在校期间,她研发先进第四代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材料新型含硅ODS钢,并成功将制备批量从公斤级放大到吨级,在国际核燃料包壳材料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重大突破。她和同学们共勉:“做未至之境的探索者,做繁华盛世的见证者,做求实鼎新精神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青年提出4点要求——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相信当代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其实对于每一个平凡人而言,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也是一种担当。在平凡生活中,担当依然是动人的闪光。

星空璀璨无垠,正是因为它包容万象。不弃不馁,实干笃行,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责任,创造出自己的价值,当凡人微光汇聚成炬,照亮的便是可爱中国的璀璨星河。

这是属于担当者的时代。当全社会都能为担当者担当,让担当者有为,定能激荡人心、催人奋进,推动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作者 林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看帖是喜欢,评论才是真爱:

全部回复(1)

我要评论